自从爱迪生发明电灯以来,灯泡的形状一直没有多大改变,大多数都是成梨形的。现在许多人家都用上了节能灯,节能灯不但节能,而且样子也很漂亮,各种形状的都有。可是,我们以前用的白炽灯泡为什么都做成梨形,而不是方形、圆形,或其他形状呢?
这是因为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高熔点的金属钨制成的。通电后,灯丝温度高达2500℃,灯丝发热达到白炽状态,发出明亮的光。这种灯被称为白炽灯,与人们生活中所用的日光灯发光原理是不一样的。但是,钨在高温会发生升华,导致少量钨的微粒附着在灯泡内壁上。时间一长,灯泡就会变黑,影响照明效果。
为此,人们在灯泡内充上少量可以隔热的惰性气体,并把灯泡做成梨形。气体产生对流,把钨蒸汽带到梨形的灯泡颈部凝结沉积,以保持灯泡下部的洁净,使亮度不受影响。另外,梨形的表面有一定曲率,可以增加强度,使薄薄的玻璃壳也能承受较大的压力,这和鸡蛋壳的道理是一样的。
我要提问
评论